褪去喧囂,惠州樓市何去何從?

        曾幾何時,三五好友只要一坐下,房子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從2016年始,經歷五六年的調控約束期依然如此。但進入當前,隨著樓市低位徘徊,房子作為談資的熱度漸淡,行業也回歸到了正常的發展周期里。

        褪去了高關注度,就理論上而言,惠州房地產市場顯然是迎來了久違的安靜發展、理性運行的良性周期,但對于在暖市里待慣了的政府部門、房企、購房人等市場各方主體而言,冷靜看待行業新格局并不容易。

        攝影:梁維春

        滿打滿算,惠州樓市遇滯已兩年。盡管市場出現起伏實屬平常,但突然由熱轉冷、且望不到曙光的市場格局仍讓部分企業驚慌,要怎樣看待、應對新階段的行業新常態,找尋市場發展的新機遇,回歸市場的本質邏輯、認清城市機遇和找準自身定位顯得關鍵。

        首先就是要更加認清行業處境,回歸到行業發展的本質邏輯。

        在“房住不炒”的準繩下,樓市捆綁金融,高密度、大規模批量開發模式顯然不再適合當下市場,閉著眼睛拿地搞開發即能掙錢的邏輯已然堵死,全民房地產策略不再走得通,作為實體經濟百業其一,房地產業也應該回歸其實體經濟的本質,扎扎實實建造好的產品(房子),滿足市場需求主體的居住需求。

        其次則是要樹立信心,深度融入城市的發展脈絡里去。

        久居低潮里,韌勁不可丟。房地產業在轉型,行業發展的頂層邏輯在調整,但在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的惠州,“2+1”現代產業集群、“3+7”工業園區集聚發展的動態活力,灣區協同腳步的提速,交通格局打開,人口持續流入,房地產業長效穩定發展的基礎殷實。對于在惠經營的房企而言,拋去階段性的投機和掘金,真正融入進城市發展進程,未來值得期待。

        最后則是要明確發力方向,找準自身的比較優勢,解決市場的痛點。

        在城市居住需求越來越精細的當下,房地產市場將不可能再出現“一個答案解萬題”的現象,而是需要企業找準各自擅長的細分賽道,契合不同階層人群的定制化居住需求,切實有效地解決階段性的居住痛點,精細發展。對于城市和企業而言,找準自身優勢重點發力,用優質的產品和特色服務贏得競爭。

        城市居民來來往往,長久留下的都是熱愛這片土地的人;市場房企去去留留,沉下心深耕細作的才是與城市同進退的企業。對于惠州城市而言,自然景觀有看頭,產業交通有活力,房地產行業發展顯然不缺潛力,當下鬧市褪去喧囂,企業無疑也將迎來新的發展良機。

        南方日報記者 張峰

      編輯: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