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有立秋食紅參習俗 專家: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煩暑郁未退,涼飆潛已起。”8月7日,立秋,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第一個節氣,標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

        南宋詩人劉翰說,“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表示夏日已去,秋來無聲。立秋也意味著秋天的開始,降水、濕度等將會迎來一年中的轉折點,但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我國多數地區還處在暑熱階段,“秋老虎”繼續發威,炎熱逼人,暑氣一時難消,需等到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時才算差不多完全出暑。氣象資料表明,廣東地區往往要到9月中下旬天氣才能真正涼爽起來。

        相關文獻記載,作為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氣,立秋時節,民間有“貼秋膘”“咬秋”“曬秋”等習俗。“貼秋膘”用以彌補夏天的身體虧空,此習俗在北方尤其盛行;“咬秋”就是吃西瓜、甜瓜,不僅可以清暑氣,還有將秋涼咬住的寓意;“曬秋”則是晾曬各種農作物,表達豐收的喜悅,期盼秋天迎來好收成。

        在惠州,有立秋食紅參的習俗,人們以食紅參作補,增強體質,以應付“秋老虎”,這既是一種民風,也是一種飲食習慣。

        在起居飲食方面,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負責人陳文濱認為,立秋后,嶺南地區仍是暑氣未消,炎熱持續,漸漸由濕轉燥,若初秋時令急于養陰,則反易加重脾虛,釀生痰濕,因此,立秋“養生”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不可盲目。

        “秋季是咳嗽、哮喘、老慢支和肺氣腫等慢性肺病的高發季節,隨著氣候變化,風燥之邪容易乘虛而入。”陳文濱表示,人們應注意合理、科學、個體化地養生,包括從飲食調養、加強運動、調理情志等方面入手,增強體質,以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目的。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