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龍門永漢低冚村走出一條“紅+綠”融合發展振興路
昔日偏僻小山村 今朝熱門打卡地
春意融融,走進龍門縣永漢鎮牛牯嶂山腳下的低冚村,竹林和民居相互映襯,清澈的低冚河繞著村落蜿蜒流淌,一幅秀麗的鄉村畫卷映入眼簾。村子里,三五成群的游客在參觀游玩、拍照留念,昔日的偏僻山村如今成為熱門旅游打卡地。
低冚村是革命老區,曾是省級貧困村。近年來,該村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推動鄉村綠化美化建設。如今,這個小山村摘掉了“貧困帽”,走出了一條“紅+綠”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道路,并先后獲評廣東省衛生村、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廣東省“紅色村”黨建示范點等。
低冚村環境秀美。惠州日報記者肖泓 張藝明 攝
依托紅色資源創建黨建教育基地
村道邊,清溪旁,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仿佛進入世外桃源。
低冚村村民王樹基的庭院建設接近完工,這座庭院原本是一棟10多年樓齡的老式樓房。嗅到鄉村旅游發展商機的王樹基投入數百萬元,請專業設計師精心設計,將這棟老式樓房打造成美麗庭院。建成后,這座擁有8房12床的庭院可以容納20位游客入住。
“類似這樣的庭院和民宿有10余家,均采用白墻紅瓦的格調,總體保持風格統一,但每家各具特色。”永漢鎮低冚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成介紹,低冚村鼓勵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和閑置房屋打造特色民宿和農家樂,提供吃住玩一體化服務。如今,村里已建起5家庭院、8間民宿、5家農家樂。晨起聞花香,暮時聽鳥鳴,游客可以在這些鄉村庭院和民宿感受原汁原味的鄉村氣息。
低冚村占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地面積約17000畝。依托自然生態資源和越來越旺的人氣,低冚村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充分利用柑橘園、番薯地、花生地等資源,以自摘自種等形式,吸引游客前來體驗鄉村生活,持續打造農業觀光旅游。
此外,該村近年來累計投入資金約5020萬元,用于打造紅色教育場所,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創建黨建教育基地,以承接黨員教育培訓為主營業務,鄉村旅游為輔助業務。同時,通過與周邊的村形成協同聯動,科學打造精品旅游線路。
今年計劃植樹1278株
草長鶯飛三月天,正是植樹好時節。近日,低冚村委會召集全體村民專門開了一個會,統計各家各戶需要多少苗木。根據大家的需求,村委會馬上組織購買苗木,免費提供給村民。苗木到位后,村民就“開干”了,在房前屋后種上黃皮、嘉寶果等苗木,既能美化環境,又能增加收入。
免費給村民提供苗木,僅僅是低冚村綠美生態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低冚村嚴格落實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工作,廣泛發動村民、黨員、鄉賢等一起參與綠美生態建設,自2023年8月以來,在“四旁”“五邊”累計植樹2904株,包括秋楓、香樟、桂花、火力楠、楓樹、山杜英、禾樹等樹苗。
結合綠化規劃示意圖,低冚村落實“五個一”要求,在軍旗廣場種下一片“黨建林”;打造一處公共休閑綠地——低冚伏擊戰公園;建設一條綠化景觀路——低冚紅色旅游路;培育一批庭院綠化示范點——培義莊村民小組和一個景觀生態林——功臣之路,均取得較好成效。
“我們將在綠美生態建設方面持續發力,讓低冚村實現完美蛻變。”楊成告訴記者,低冚村今年計劃種植樹苗1278株,目前已落實第一階段種植桂花120株,3月底前完成第二階段種植紅花荷158株,另計劃種植小樹苗1000株。
惠州日報記者周智聰 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