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黃宇翔)為牢固樹立和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龍門縣地派鎮積極推進綠美龍門生態建設。近日,地派鎮古洞村以植樹節為契機,在結對單位的幫扶下,黨員干部群眾齊出動,在村集體山林上種植了12萬株茶苗,種植面積達60畝。
古洞村黨員干部在村集體山林上種植茶苗。 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攝
綠樹掩映、潺潺流水、花兒燦爛……近年來,古洞村以黨建引領聚合力,充分發揮黨員“雙帶”作用,積極引導村民發揮主體作用,全面激發鄉村振興內在動力,利用特色資源發展鄉村產業,實現涅槃重生,并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當前,在黨組織的帶領下,古洞村干部群眾紛紛參與到綠美龍門生態建設中。
地派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種植茶樹活動是推進鄉村綠化美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該村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對全鎮造林綠化和茶園基地建設起到積極作用。本次植茶樹活動共組織黨員干部、志愿者50余人參加,還邀請了技術人員現場指導,手把手傳授幼苗修剪、施肥以及害蟲防治知識,確保種一棵、活一棵,成一片、綠一片。
古洞村以山地為主,森林覆蓋率高,氣候溫差大,土壤富含礦物質,適合種植茶樹、中草藥材等經濟作物。古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潘記祥帶領村民外出調研考察,尋找適合古洞村種植且價值高的茶葉品種。經過多次考察和研究,古洞村引進了“鴻雁”茶葉品種,致力發展茶產業。同時,古洞村依托當地絕佳的自然資源,種植本地野生毛茶,并把毛茶與“鴻雁”茶嫁接,培育新的毛茶品種。
目前,古洞村茶樹種植面積已超1100畝。接下來,地派鎮將大力推動茶產業發展,在盤活村集體山林土地資源增收的同時,示范帶動群眾大力發展茶產業致富,以“綠色”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助推“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