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探訪惠州大地尋找文明之源,充滿敬畏且屢有驚喜。從整潔明亮的博物館到荒草掩映的古窯場遺址,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葫蘆嶺貝丘遺址公園到銀崗窯遺址,每到一處都被深深震撼,那些埋藏千年的陶器哪怕爛為陶片,也能讓人過目不忘。隨地撿起其中一片,感覺收到了歷史的“信物”,兩千多年前的生活場景無聲呈現,鐫刻文明...
嶺南是中國最早發現使用陶器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陶瓷文化最早發源地之一。惠州則是嶺南陶器的發源地之一,從近年發現的博羅梅花墩窯、銀崗窯、惠城瓦窯嶺等先秦遺址來看,東江流域先秦窯址和陶片分布廣泛,且形成頗具規模的先秦龍窯群,并發現大量精美的原始瓷器。這些窯址薪火興旺的時間刻度,正是春秋時期典籍中記載...
惠州博物館“東江流域的文明”展廳縛婁之謎單元,一個高逾70厘米,口徑57.8厘米、最大腹徑達65.4厘米的修復陶甕陳放展廳中央,異常顯眼。
非遺漆扇DIY、非遺魚燈巡游、非遺美食文化節……中秋國慶佳節臨近,記者走訪發現,從9月15日-10月8日,市區多家商場紛紛推出“國潮”體驗活動,解鎖越來越多的消費新場景,精彩紛呈的“非遺”體驗“菜單”吸引了很多市民前往“打卡”消費,帶旺“雙節”人氣。
又是一年中秋節,惠東縣吉隆鎮大街小巷飄散著濃濃的月餅香味。應市場需求,吉隆鎮的月餅生產店今年早早開足馬力,搶“鮮”生產,迎來一個又一個銷售高峰。
2024年惠州市“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賞月、猜燈謎、做燈籠、看表演、吃月餅、逛健康夜市……
中秋月明,餅寓深情。為迎接中秋佳節,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9月13日下午,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我們的節日·精神的家園——‘中秋雅韻,冰皮風華’”中秋DIY主題活動,聯合大亞灣科創園工聯會邀請園區40余位黨員群眾共迎中秋佳節。
日前,在惠州市區東坡祠附近的藝安琴舍里,女子踏著輕盈步伐,姿態婀娜;男子端坐其中,執扇拂塵……當天,一群漢服愛好者聚在一起,通過賞菊、賞月、吃月餅、祭月等,生動再現了宋朝時期古人過中秋節的場面。
叉燒肉吃得多了,肥牛也吃過了,但肥牛叉燒月餅你吃過嗎?隨著中秋節的臨近,博羅縣龍溪街道龍鳳餅家進入月餅產銷旺季,其中的新品肥牛叉燒月餅,成為老餮新客的搶手貨,遠銷珠三角乃至上海。
中秋佳節至,良辰共此時。在這個溫馨又充滿詩意的中國傳統節日里,遙望月空,令人不免想到宋代文豪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脈脈溫情。這位“月光詩人”緣何頻頻吟詠月亮,他又是如何過中秋的?
走入惠州博物館“東江流域的文明”展廳,仿佛走進時光隧道,眼光摩挲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工具,直觀感受東江先民粗獷的生活場景。隨后,轉入縛婁之謎環節,這里展陳的青銅編鐘、各類陶器等文物,或精美,或粗樸,各司其職,奏響了一曲交響樂,演繹先秦時期東江文明的歷史回響。
中國青銅時代是一個輝煌而獨特的時代。在這一時代,青銅器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運用。古人以青銅器祭祀祖先神靈,構建禮樂制度,區別尊卑貴賤,并以青銅兵器強力維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