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提升森林質量,守護綠美生態
——深入推進綠美惠州生態建設系列評論之三
惠州日報評論員
林木興,生態興。今年開年以來,全市上下搶抓春季造林綠化黃金期,截至“3·12”植樹節組織發動干部群眾7.2萬人次開展義務植樹活動1377場次,為惠州森林大家庭再添26.5萬株新木,成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惠州實踐又一生動注腳。
惠州是廣東林業生態大市和重點林區,生態資源豐富,綠色家底厚實。目前,全市森林面積1049.4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7.91%,森林蓄積量4357.58萬立方米;現有古樹數量13106株,排名全省第一;天然“氧吧”羅浮山、南昆山,是大灣區東北部的“生態之肺”;境內水庫容量超過16億立方米,是大灣區的“生態水源”……湖美城興、交融共生的青山碧水成為惠州最美底色,也奠定了綠美惠州生態建設的堅實基礎。
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核心在綠、聚焦在樹、著眼在林,綠了自然就美。推動綠美惠州生態建設向縱深發展,就要精準提升森林生態系統質量,持續優化林分結構、提升林分質量,營造高質高效鄉土闊葉混交林,提升森林生態效益。要有效促進保護地可持續發展,加快紅樹林營造修復,提升紅樹林等濕地生態系統質量和服務功能,進一步推進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創建。要逐步實現綠色通道品質提升,推進高速公路、鐵路、國省道等主要通道兩側,以及河道、湖泊、水庫等水邊森林景觀品質提升。要大力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強化古樹群保護,推進古樹公園建設,及時搶救復壯瀕危古樹名木。要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和深挖綠美文化價值,著力種植沉香等經濟林,加快推進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等建設,推動森林資源增量、生態增效、景觀增色。要持續加大森林資源管護力度,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監管。
森林從“綠”到“美”,每個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生態屏障”的分量。森林質量提升,意味著不僅空氣和水的質量會隨之改善,而且暴雨、臺風等災害的影響也會相應減少。全市上下要共同傳承中華民族植樹造林的優良傳統,推動大地植綠、心中播綠、全民享綠成為時代新風尚。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不斷增強生態文明意識,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用實際行動做生態文明的傳播者、實踐者、推動者。
生態興,文明興。森林既是水庫、錢庫、糧庫,也是碳庫。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讓我們以綠為美持續擴綠護綠,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用心用情繪就惠州山川綠美實景圖,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好惠州的綠水青山,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