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博物館
“無邊界博物館”讓文物活起來
開欄語
近年來,隨著公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日趨濃厚、需求日益旺盛,“博物館熱”正悄然升溫。“嶺南名郡”惠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明可追溯數千年,她的歷史古韻和文化魅力除了凝固在建筑上、典籍里,還珍藏于一座座文化寶藏——博物館中。《惠州日報》今起推出“館見惠州”系列報道,探尋惠州各類博物館的珍寶,追溯惠州文化之源,展示惠州時尚魅力。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文明史。位于惠州江北的惠州博物館,外觀酷似歷史之印,被譽為惠州文化地標。它又像一部東江文明史書,質感厚重而內涵豐富,展示著惠州5000年發展足跡。
這個面積2.3萬平方米的“寶藏”有4000多件(套)文物,是集中反映東江流域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傳和交流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惠州博物館正努力建設“無邊界博物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
陶塑動物。
窖藏編鐘。
“惠州簡史”古今相融
一座博物館,連接過去、現在、未來,一件件文物,將抽象久遠的歷史變得具體生動。
惠州博物館成立于1980年,原址在惠州西湖豐湖半島,2009年遷至市區江北市民樂園西路。從設立初期沒有館址、藏品借地保管,到成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惠州博物館一路砥礪前行。廣東省內現有正式備案的博物館377家,惠州博物館位于中上游位置。
“崑山片玉”石磨是“梁化舊邦”的重要見證物,是惠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惠州博物館立足本地歷史文化資源,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藏品體系,現有登記造冊文物4000多件(套),其中珍貴文物300多件(套),包含陶瓷、青銅、玉器、石器等“寶貝”,其中,唐代“崑山片玉”石磨為國家一級文物,也是惠州博物館目前收藏的唯一一件“國寶”,被視為“鎮館之寶”。該石磨通高29.9厘米,通寬45厘米,整體呈淺鐵紅褐色,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主要部位均裝飾有精致的蓮花瓣紋,外壁裝飾有一圈卷草紋,外形端莊厚重,器身雕刻精湛,是極為少見的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的旋轉石磨。“崑山片玉”石磨于20世紀50年代在惠東縣梁化鎮花樹下水庫出土。兩千多年前,秦朝統一嶺南后,始設傅羅(今博羅)縣,縣治在梁化屯,可以視為惠州境內城建的開始,故惠州有“梁化舊邦”之稱,“崑山片玉”石磨無疑是“梁化舊邦”的重要見證物。
惠州博物館文物數字互動魔墻。
為了安置、展示館藏“寶貝”,惠州博物館開設10個展廳,包括珍貴文物展、館藏文物精品展、東江流域的文明展(兩個展廳)、劉侖美術館、惠州名人館等6個基本陳列展廳以及4個臨時展廳,展陳面積達7000平方米。其中,東江流域的文明展陳列面積約2000平方米,通史式展示東江流域的文化脈絡和歷史進程,堪稱場景化的惠州簡史。
博物館可以很古,也可以很潮。拿起手機掃二維碼,通過文圖讀懂文物背后的故事;觸摸文物數字互動魔墻,3D投影技術讓靜態的展品動了起來;逛文創產品展柜,購買一件由文物衍生而來的手信……惠州博物館近年推出的新技術的應用、沉浸式的體驗,拉近了文物與人們之間的距離。
醬黑釉罐。
武士俑。
“知來處,明去處”
遇見博物館,遇見美好生活。近年來,惠州博物館舉辦的每一個展覽、每一場活動都與社會全方位互動,如舉辦音樂會、文藝演出、讀書會、親子活動、寫生活動、非遺展演活動等;如結合近期舉辦的《中國符號——歷代文字藝術專題展》,發起“守護中國文字最美家庭”活動,受到廣大市民家庭的關注和支持。
惠州博物館還充分發揮文化場館功能,助力提升惠州文化品質。今年開設“惠博人文講堂”以來,邀請北京大學董珊教授、安徽大學吳懷東教授、安陽師范學院甲骨文研究院劉志偉研究員以及國內古琴界享有盛名的李家安、王鵬等老師開設講座,每次都座無虛席,為市民帶來文化大餐。
市民參觀惠州博物館。
為了讓文物活起來,惠州博物館積極實踐“無邊界博物館”理念,推動鵝城鑒寶品牌走入村鎮、流動展覽進入社區、情景劇走進學校。該館不但引進展覽,原創策劃的展覽更是走出惠州、走向全國。去年底,惠州博物館傾力舉辦跨年展“腹有詩書氣自華”館藏東坡文獻史料特展,受到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及游客關注,還在全國巡展,吸引更多人關注東坡文化、了解惠州。
數據顯示,去年,惠州博物館接待觀眾約7.2萬人次,今年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上半年入館人數累計接近去年入館總人數,暑假期間,平均每天接待兩千多人次,高峰期特別是周六日,每天接待觀眾達四五千人次。
位于市區江北市民樂園西路的惠州博物館。
近期,喜訊傳來,惠州博物館相繼入選2023年第二季度最受網友關注的百強博物館榜單和2023年第二季度廣東省熱搜百強博物館榜單,分別排名全國第97位、全省第10位。
“知來處,明去處。從全國百強到全省前十排位,均顯示惠州博物館場館建設運營日益完善,事業持續高質量發展。”惠州市博物館副館長鐘雪平說,惠州博物館將全面提升服務水平,繼續建設“無邊界博物館”,傳承惠州文脈,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
文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圖 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肖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