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高端訪談
“廣東其實就是中國經濟的縮影,既有最發達的珠三角,又有比較落后的粵東粵西粵北。”2月15日,暨南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楊森平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廣東實現高質量發展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
“假如廣東實現了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那全省的經濟增長將再添新引擎。”楊森平說,在當前鄉村振興背景下,廣東提出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正當其時,尤其利于破解城鄉融合難題。
楊森平同時建議,聚焦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要從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提升農村產業化水平、向數字農業和科技農業升級等方面加快推進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
梅州蕉嶺尖坑直播間火熱帶貨家鄉特產。徐志寶 攝
可借鑒構建“城鄉共享社會”實踐經驗
南方日報:廣東如何加快城鄉融合,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
楊森平: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當前廣東城鄉融合發展主要面臨城鄉公共服務不均等、土地資源利用效率不高、農村產業發展水平有待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等問題。
廣東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首先要加快建設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如鄉村水、電、路、氣、通信、廣播電視、物流等,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并軌,加快城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
健全土地利用相關制度、盤活土地資源。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積極探索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
提升農村產業化水平、向數字農業和科技農業升級。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完善農企利益緊密聯結機制,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和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持續縮小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進一步夯實高效生態現代農業基礎,加快向數字農業和科技農業升級,向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升級,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特色化、高質量發展。
從全國其他省份的經驗來看,我認為,可以借鑒浙江桐鄉市構建“城鄉共享社會”的理念與實踐經驗。2019年,桐鄉市被納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浙江嘉湖片區,該地以構建“城鄉共享社會”為發展理念,探索以較小化成本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將縣城作為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中心,推動醫療、教育、文化等部門人員“縣聘鄉用”,持續強化公共服務向鄉鎮、村莊輻射延伸;將鄉鎮作為特色產業聚集中心,培育垂直行業冠軍;將美麗鄉村作為產業鏈、價值鏈起點,推動鄉村資源城鄉共享。
加快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
南方日報:在推進城鄉融合過程中,您曾經多次關注城鄉“數字鴻溝”問題,請問目前廣東的鄉村數字化轉型有什么特點?下一步應該如何縮小城鄉“數字鴻溝”?
楊森平:從我在全省調研的情況來看,當前,廣東省內區域發展不均衡、數字鴻溝問題日益突出。加快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縮小“數字鴻溝”,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成為我省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廣東的鄉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存在不同程度的滯后;鄉村數據整合共享存在障礙;鄉村大數據人才匱乏,村民對數字化建設的接受度較低。
基于此,廣東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過程中要盡量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去努力:
首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數字化轉型。具體來講,應該加大基礎配套建成投資,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快速發展項目,推進農業移動物聯網規劃工程建設;發展智慧農業,充分利用遙感、無人機等信息技術,收集農村“空、天、地”數據,建設互聯網數據庫。
其次,發展農村數字經濟,實現產業賦能。盡快建設農業綜合應用和土地資源管理等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促進農業大數據互聯互通,信息資源共建共用、業務合作協同。加速推動云計算技術、大數據分析等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廣泛和深度融合運用。
最后,培養和引進服務鄉村振興的大數據人才。地方政府應依據當前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前景,引進符合當地數字產業發展特色的專業人才,完善人才激勵機制。
強化大灣區輻射帶動作用
南方日報:在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過程中,廣東如何強化粵港澳大灣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楊森平:鄉村振興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共同富裕,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前,廣東提出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應時應景,更是契合國家的大戰略。
在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過程中,不能局限在廣東范圍內,而是應該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優勢,強化粵港澳大灣區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大的城市群輻射帶動周邊地區。
城市群帶動周邊發展起來之后,再去輻射帶動附近的縣城,縣級中心城市對下面的鄉鎮甚至農村也有輻射帶動作用,例如汕頭的紡織服裝產業特色明顯、體系健全,通過中心城區帶動周邊的鎮,形成有特色的、專業的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在抓縣域經濟時,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有些很發達的縣,均已工業化;還有近郊發展條件比較好的以及比較落后的偏遠山區縣,對應的政策扶持也相應要有所不同。
南方日報記者 黃進 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