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醫科學大會】惠州:傳承千年文化基因 擦亮中醫藥特色品牌

      原標題:

        傳承千年文化基因 擦亮中醫藥特色品牌

        惠州依托自然資源稟賦和長期產業積累助力中醫藥不斷創新走向世界

        編者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這為新時代衛生健康事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

        有著中醫藥歷史沉淀與健康產業基礎的惠州,積極錨定大健康產業集群新坐標,把生命健康產業作為打造“2+1”現代產業體系中的“1”,在建設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的同時,積極發展生命健康產業。這個“1”,既契合“健康中國”國家戰略,也契合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健康灣區”要求。

        “健康中國”戰略正賦能惠州健康經濟高質量發展。貫徹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惠州全面推進大衛生、大健康體系建設,筑牢中醫藥產業基礎,完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產業鏈條,推動生命、生態、生活“三生”融合發展,致力將健康產業培育成經濟增長新引擎,推動惠州加快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

        千年古郡,人杰地靈。

        惠州,江湖映襯,群山俊秀,氣候宜人,植被茂盛。豐富的自然與文化資源,為嶺南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葛洪著下《肘后備急方》到屠呦呦研發青蒿素,從羅浮山“洞天藥市”到羅浮山百草油,從“一縣五藥廠”到建立中草藥產業完整體系,承襲千年歷史文化基因,惠州不僅造就一批本土特色中藥品牌,更助力中醫藥不斷創新、走向世界。

        

      惠州境內的羅浮山自古以來就是天然的嶺南中藥資源庫。 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

        《肘后備急方》啟迪屠呦呦團隊研發出青蒿素

        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出豐富的中藥材,惠州境內的羅浮山、南昆山、蓮花山自古以來就是天然的嶺南中藥資源庫。僅羅浮山,常年生長著3000多種植物,其中藥用植物就有1240多種,素有“南藥寶庫”美譽。

        1600年前的東晉,道教理論家、煉丹家、醫藥學家葛洪入羅浮山修道,定居、建庵、煉丹,著有《抱樸子》《金匱藥方》等道教哲學理論和醫學著作,將道教推升進入一個更高境界,也使得“嶺南第一山”羅浮山聲名遠播,逐漸形成“儒釋道”鼎立局面。

        據相關資料記載,葛洪是三國時期著名方士葛玄的侄孫,曾師從葛玄的高足鄭隱學道煉丹,尤喜“神仙導養之法”,一生兩次入羅浮山。第一次入羅浮期間,他與南海太守鮑靚之女鮑姑成婚,兩人結成“神仙眷侶”,精究醫藥,為百姓治病。鮑姑擅長灸法,葛洪撰寫于此期間的重要醫藥著作《肘后備急方》收錄了大量灸方,可謂葛氏夫婦的智慧結晶。之后,葛洪返回故里,時仕時隱。第二次入羅浮山是成帝咸和七年(公元332年),葛洪尋求丹砂舉家南下,行至廣州被刺史鄧岳留下,遂隱居羅浮山,煉丹修道,著述不輟,直至終老山中。

        葛洪所著《肘后備急方》,是中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及至當代,中醫科學家屠呦呦與同事一起查閱了大量藥方,她從葛洪《肘后備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得到啟迪,研發出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從而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廣東羅浮山國藥股份有限公司;葜萑請笥浾邨罱I攝

        傳承“洞天藥市”創建惠州特色中醫藥品牌

        到了宋代,羅浮山的藥師們在沖虛觀旁開辟了當時中國最大的“洞天藥市”。

        據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記述:“粵東有四市,一曰藥市,在羅浮山沖虛觀左,亦曰洞天藥市。有搗藥禽,其聲叮當如鐵杵臼相擊。一名紅翠,山中人視其飛集之所,知有靈藥。羅浮故多靈藥!

        屈大均把羅浮藥市與廣州芳村花地賣素馨花的花市、合浦縣廉州城西賣魚橋畔的珍珠集市、東莞縣寮步圩的沉香市集相提并論,稱之為“南粵四市”。相傳,鼎盛時羅浮藥市綿延數里、入市者盈萬,嶺南乃至東南亞的藥商云集于此,往來不斷。

        正是葛洪等無數名家名醫積淀的醫學文化資源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羅浮山有了獨特的中醫藥產業發展基因和優勢,當地的山民世代采掘中草藥,流傳了不少民間秘方自不必說,還留下了多位古今名人制藥、用藥的歷史。

        上世紀八十年代,博羅縣便以“一縣五藥廠”冠稱全國。當時的羅浮山藥廠、先鋒藥廠、白鶴藥廠、葵豐制藥廠、沖虛中藥廠5家藥廠,均是廣東省知名的中醫藥生產企業,讓博羅成為當仁不讓的制藥高地。

        悠久歷史品牌沉淀,也造就了一批惠州本土特色中藥企業和品牌,如羅浮山國藥、九惠制藥、新峰藥業、惠州市中藥廠等。企業秉承“南藥洞天”中醫藥文化,根據嶺南民間中藥驗方,結合現代醫藥技術,研制生產眾多中藥品牌,如羅浮山百草油、羅浮山風濕膏藥、復方風濕寧系列等。這些品牌是具有惠州本土特色和歷史傳承的產品,功能獨特、療效確切。

        以羅浮山百草油為例,經歷了1600多年的傳承,從最初的煉丹制藥變成一種祛風解毒、消腫止癢的便民藥,由68味中草藥提取的百草精和11種植物精油配制而成,從準備藥草到包裝需要經過72道復雜工序。如今,“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被認定為嶺南中藥文化遺產,“羅浮山百草油”被列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羅浮山百草油等惠州自主傳統中醫藥品牌不僅走進千家萬戶,更借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走出國門,遠銷東南亞、日本、哥倫比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初步打開了國際市場。

      廣東羅浮山國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攝

        形成中醫藥種植制造研發診療完整體系

        依托自然資源稟賦和長期產業積累,惠州已形成中藥材種植、中醫藥制造、中藥研發、中醫診療完整體系。

        近年來,惠州積極助力廣東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和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并出臺系列政策,完善中醫藥政策保障,大力扶持中醫藥衛生服務和產業延伸發展。

        惠州南藥規;N植已初見成效,紅腳艾、沉香、巴戟、猴耳環、牛大力、石斛等南藥在各縣(區)廣泛種植,博羅南藥產業園入列廣東省第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正推進以羅浮山為中心的GAP藥材種植加工基地建設、國家嶺南藥用植物園項目落地和羅浮山醫藥健康產業園項目的規劃建設,高標準打造南藥標準化種植基地與研發基地。

        惠州全力扶持中醫藥制藥研發企業做大做強。全市中醫藥生產企業有16家,規上中藥(包括中成藥生產和中藥飲片加工)企業6家,202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8.53億元。其中,羅浮山國藥、新峰藥業、九惠制藥等5家企業年產值超過億元,成為惠州中醫藥制藥產業的領軍企業。

        惠州本土中醫藥制藥企業研發生產的系列中藥產品,成為國內中醫藥品牌。例如,羅浮山國藥的羅浮山風濕膏藥、宮炎平片均為獨家產品,消炎利膽片入選國家藥典,新峰藥業研發的感冒靈顆粒單品銷售超億元,“羅浮山風濕膏藥”“復方風濕寧系列”“連番止瀉膠囊”等被列入廣東省嶺南中藥文化遺產,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惠州不斷完善中醫藥服務網絡框架,在市、縣兩級建制區域均設置有中醫醫院,10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6%的鄉鎮衛生院設立中醫館。與此同時,惠州在全省率先試點開展非中醫臨床醫生中醫內科方劑應用培訓工作,真正實現中西醫“同診同治同保健”。

        傳承與創新,厚積而薄發,惠州中醫藥正邁向更寬廣、更深遠的新舞臺。

        惠州日報記者李向英 侯縣軍

      編輯: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