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飛光電:車用LED生產線今年1月全部搬至惠州基地

        員工宿舍樓和3號廠房已封頂,4號、5號廠房即將封頂……在惠南高新科技產業園,聚飛光電惠州生產基地二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今年4月底,惠州日報社全媒體采訪組走進惠州市聚飛光電有限公司,一探這個深惠兩城產業協同發展代表企業的項目建設情況。“經過十多年的行業深耕,公司在國內背光LED行業的龍頭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惠州市聚飛光電有限公司負責人宋東介紹,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LED行業造成沖擊,但隨著汽車智能化快速發展,Mini LED新興市場開始起量,這些新興領域的業務正逐漸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驅動力。

      惠州市聚飛光電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惠州生產基地二期項目預計今年12月竣工

        聚飛光電在深圳起家,是中國LED行業背光領域龍頭廠商,擁有較高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在全球LED封裝背光市場位居第二,在中小尺寸背光市場排名第一。

        為擴大產能,抓住全球市場的替代發展機遇實現經營擴張,2015年聚飛光電在惠州布局建設生產基地,總投資16億元,分兩期建設,除了建設廠房、員工宿舍外,還建設惠州LED技術研發中心。今年12月,惠州生產基地二期項目將竣工,屆時惠州生產基地將形成年產光電器件LED產品268.413億顆和背光燈條50.7百萬片的生產能力,預期容納人員規模5000人以上,設計產能達5000KK/月。

        6年多過去了,如今回頭看公司當初的戰略布局,宋東直言做了正確的選擇:建設惠州生產基地擴大產能之際,遇到了國產電子器件得到認可的最好時期,同時也遇到了惠州產業集聚度快速提升的時期,產生了龐大的顯示產品需求,助力公司一路穩健前行,不斷突破產能和技術瓶頸。

        聚飛光電今年4月發布的2021年年報披露,2021年聚飛光電實現總營收23.71億元。報告稱,2021年,因疫情常態化與全球政治經濟環境不穩定,消費電子市場受到較大影響,聚飛光電通過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提升生產經營效率、挖掘市場潛力,保持了核心業務的穩定發展。

      航拍惠州市聚飛光電有限公司。

        Mini/Micro LED產品成下一個營收主要增長點

        記者留意到,聚飛光電車用LED及Mini LED兩大新興業務的產品都在惠州基地生產,其中車用LED生產線今年1月18日完成全部搬遷工作。“去年,我們看到惠州正加速形成汽車配件產業聚集地,于是就啟動了把車載產品遷到惠州進行規模化生產的計劃。”宋東說。在惠州生產基地的車用LED生產線上,一排排機器發出輕微的作業聲,3014車載、4014車載、2016車載背光、3528車載等新產品在源源不斷出產。

        “公司車用LED業務增長強勁,營收占比穩步提升,已成為聚飛光電的業績驅動力。”聚飛光電透露,車用背光產品已使用在國產及很多合資品牌的儀表和中控上,全面進入全球供應鏈;車用大功率照明產品已廣泛應用于遠近光燈、日行燈;車規級Mini LED背光光源已取得多個自主品牌汽車的項目;車規級Mini LED直顯模組廣泛應用在新能源汽車上,部分項目已實現量產。

        Mini LED技術不斷成熟,市場火熱,成本逐年下降,在龍頭廠商引領下,眾多企業紛紛推出搭載Mini LED技術的筆電、顯示器、電視等消費電子產品,帶動Mini LED成為LED細分領域最具成長動能的產品之一。有咨詢機構認為,Mini/Micro LED行業市場規模正從百億級推向千億級。

        據介紹,聚飛光電Mini LED產品已廣泛進入筆電、TV、VR等領域,該公司在Micro LED技術研發儲備及與關鍵廠家的合作開發進展順利。今年4月,聚飛光電打造的Micro LED超高清顯示設備已在某政府機關單位正式投入使用。

        “公司正重點耕耘Mini/Micro LED相關的產品研發與市場應用,將其打造成下一個營收的主要增長點。”宋東說。

        企業家高端訪談

      惠州市聚飛光電有限公司負責人宋東:

      把握產業新風口助力惠州競速萬億產業集群

      宋東。

        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仍嚴峻復雜,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全球傳統LED消費端收縮,全球緊盯中國制造業,信心尤比黃金貴。面對今年初多點散發的疫情,3月份聚飛光電給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訂單數量充足,深圳、惠州、蕪湖三地均正常開工生產。

        自2005年成立,這不是聚飛光電面臨的第一次大挑戰,該公司在過去的17年商海浮沉和激烈競爭中,經歷了什么,又是如何乘風破浪?作為行業龍頭,對于惠州正大力打造的電子信息萬億級產業集群有何看法?宋東接受了惠州日報社全媒體采訪組的專訪。

      惠州市聚飛光電有限公司負責人宋東向惠州日報社全媒體采訪組介紹公司發展情況。

        應對挑戰

        靠“絕活”搶占市場份額

        惠州日報:聚飛光電深耕LED行業的17年,也是LED行業新技術、新需求高速迭代的17年。期間,聚飛光電經歷了幾次行業大變化,又是如何化險為夷?

        宋東:2005年,LED應用市場需求快速上升,公司創始團隊第一時間抓住機遇在LED產業聚集地深圳成立了聚飛光電。當時,這個領域群雄逐鹿,競爭非常激烈,內有強勁的國內封裝企業,外有韓國等成熟的競爭對手,而聚飛光電只有兩條生產線,每月產能僅10KK。在這樣的環境中,高效和管理成為我們當時的“絕活”。我們從一開始就要求供應商提供三個月的滾動預測,實現“低庫存、快速周轉”,滿足客戶交付需求。正是這種被重點落地執行的科學化精益管理,幫助聚飛光電迅速成長為中國LED行業背光領域的龍頭廠商,在2009年被評為中國LED產業成長最快的企業之一。

        2012年3月19日,聚飛光電在深交所上市。伴隨著手機等電子產品市場快速壯大,產品迭代速度快、技術更新快,我們很快就感受到了產能瓶頸亟需突破,正是在這一背景下,2015年公司決定擴大生產規模,成立了惠州聚飛光電、蕪湖聚飛光電,并做了前瞻性布局,即在做精做強現有LED業務的基礎上,積極向關聯產業拓展,例如超高清顯示、車用LED行業。

        2021年,疫情影響了全球的消費需求,傳統LED產業市場收縮,整個產業都在為重振而背水一戰,Mini/Micro LED正是其中一個重點方向,成為LED行業的新明星產品。到去年底今年初時,我們發現,顯示行業市場出現回暖跡象,尤其是微間距顯示增速最快。我們緊緊盯住方向,在惠州布局搭建了Mini背光和Mini直顯生產車間,對接客戶需求,完成交付階段目標。

      惠州市聚飛光電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技術工人在檢測產品質量。

        創新基因

        去年投入兩千多萬用于研發

        惠州日報:有媒體報道聚飛光電近日為客戶打造的Micro LED超高清顯示設備,采用的全倒裝集成封裝工藝,據稱技術與三星、索尼同一水平。您認為,創新在企業發展中起到什么作用,惠州聚飛光電的研發投入情況如何?

        宋東:現在國產LED市場競爭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行業比拼的不只是單一的產品,更是產品背后研發實力,創新技術和滿足交付需求是站上行業頂端的重要奠基石。而創新恰是聚飛光電刻入骨子里的基因,我們從成立之初就堅持“技術依靠、持續創新”理念,以打造行業領先的技術平臺,引領行業技術發展趨勢為目標,實現了從技術跟隨到技術領先的跨越式發展,可以說創新就是聚飛光電發展的內驅力。

        惠州聚飛光電是聚飛光電的全資子公司,也延續了母公司的這一基因。我們在這里建的CNAS認證中心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可,去年一年的研發投入就達2033.6萬元,占銷售收入的4.8%。2021年惠州市重點領域科技攻關“揭榜掛帥”項目中,惠州聚飛光電成功中標。

        惠州非常重視產業創新,我們認為,惠州的電子信息產業未來有望形成以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智能汽車電子三大主導產業為創新引領,核心基礎電子(新型LED、高端元器件、集成電路等)、新能源電池、人工智能三個高端新型產業協同創新的格局,這能迸發出巨大的市場能量,讓萬億級產業集群的目標成為現實。

        融深融灣

        惠州要增強物流樞紐中心功能

        惠州日報:您在香港、深圳、惠州都創過業,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推進,城市之間的產業協同也正在深化。目前,惠州正在實施深度融深融灣行動,您認為惠州在實施這一行動中需要關注哪些領域?

        宋東:惠州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空間優勢非常明顯,能為企業擴張產能等需求提供承載平臺。實施深度融深融灣行動后,未來惠州在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空港海港等方面全方位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實現互聯互通,這在事實上把惠州打造成為大灣區的重點增量發展空間,又進一步提升了惠州的競爭力。

        當然,惠州還要大力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加快推動研發設計、金融服務、商貿流通、人力資源、會計、法律、工業設計、檢驗檢測認證等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發展,同時還要進一步增強惠州物流樞紐中心功能,大力發展鐵水聯運、公鐵聯運,暢通城市物流通道,促進物流降本增效;培育發展物流新平臺新業態,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物流、農村電商物流、保稅物流、冷鏈物流等。

        本組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

        本組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李松權

      編輯:任己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