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殼做成的餐具、米糠制成的餅干、5G智能碾米終端機……近日,“喜迎二十大 惠州向未來——高質量發展企業行”大型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位于惠城區水口街道的廣東海納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納農業”),從展廳內可以看到這家企業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歷程。
這是一家集水稻和有機肥料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產學研相結合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同時,海納農業牽頭打造了惠城區絲苗米產業園,形成了稻米種植、倉儲、加工、銷售、研發、農業旅游的全產業鏈模式。
大力發展綠色優質稻米全產業鏈
今年,廣東省春季農業生產暨農機鬧春耕現場會在海納農業基地舉行,拉開了廣東春耕生產的大幕。春耕時節,海納農業切實抓緊抓實糧食生產,對數千畝撂荒地復耕復種,在廣東省完成20萬畝春耕面積,比去年多了近萬畝。
“我生于農村長于農村,大家認為種田沒出息,但我不這樣看,我父親從小就教導我‘農字有出頭’。”廣東海納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鐘振芳靠種糧成了“全國糧食生產大戶10大標兵”、“全國勞動模范”。
1993年,鐘振芳在湖南從事往廣東拉糧的生意。廣東省是糧食消費大省,當地產的糧食遠遠不夠供給。與其從外省拉糧,為什么不自己在廣東種糧呢?于是,他決心回鄉租荒地種糧,2003年創立了廣東海納農業有限公司的前身——惠州市海納糧油食品有限公司。
從2003年的500畝水稻起步,海納農業大力發展綠色優質稻米全產業鏈,實現了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隨著現代農業發展,我市近年來把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作為引領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重大舉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海納農業緊緊抓住發展機遇,2018年作為牽頭實施主體成功申報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2020年被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管理體系,并在全省160多家產業園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十大科技創新示范園”。通過農業產業化,海納農業取得了飛躍式發展。
海納農業水口萬盧村種養基地。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
堅持走科技興企科技強企發展道路
科技改變作業方式,提高生產效率。春耕生產時節,記者在海納農業基地看到,種子裝進無人機后,開機、起飛、播撒,不到5分鐘時間,2畝多的水稻直播工作就完成了。操作人員介紹,使用無人機直播方式,比起機械插秧,除了節省時間外,更重要的是節省勞動力。機械插秧雖然時間也快,但需要人力輔助搬秧等,無人機直播只需一個飛手指尖操作,在疫情防控期間更加適合。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今年春耕,海納農業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特別是實現了雙季稻無人機直播全基地覆蓋,包括無人機播種、施肥和用藥等。記者了解到,除了在生產環節,在二產加工/精深加工方面,海納農業實現了稻谷的全利用,突破稻谷價值天花板。其中精米用以銷售,米皮用以生產餅干、速沖膳食纖維等,稻殼用以生產廚具和有機肥料,真正做到稻盡其用。
科技發展的背后是海納農業對人才的重視。2010年7月,蔣耀智從華南農業大學碩士畢業后便加入海納農業。在海納農業的科研平臺上,蔣耀智以過硬的專業技術,始終專注于農業科研推廣一線,傾力提升專業技術水平,帶領團隊收獲了諸多科技成果,且轉化效益高。她也成長為公司副總經理,并獲得高級農藝師資格。
多年來,海納農業堅持走科技興企、科技強企的發展道路,通過產學研合作、引進院士工作站、專家聯合培養等方式,積極培養科技帶頭人和大批技術精湛的專業技術人才。依靠高科技、機械化與產業化的相互促進以及國家的惠民政策,海納農業采用“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農機+科技+物聯網”的模式進行生產和經營,不斷提高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
海納農業水口萬盧村種養基地。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
參與鄉村振興事業帶動農戶增收
“要做就做最好的農民,做有技術的農民,做個能幫助別人的農民。”鐘振芳說,海納農業集成現代水稻生產先進技術和應用現代水稻生產先進裝備,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種植和全基地有機/綠色種植。海納農業還打造了連片1000畝的“稻-漁-果/花”三位一體稻田立體種養新模式,實現畝產值突破萬元,打破稻田產值天花板。
在企業發展的同時,海納農業積極參與鄉村振興事業。“以前在外打工,現在回來工作不用在外奔波了,還能夠照顧家里。”水口街道萬盧村養魚能手李偉庭前幾年回到村里的海納農業基地上班,同時將家里的地流轉給基地,每年有幾千元收入,收成好的話還有分紅。再加上每個月的工資,收入非常可觀。
近年來,海納農業推出土地量化入股分紅的模式,即村民以土地作為股本,每畝一股,一股每年分紅200~500元。該方式每年帶動農戶約3000戶,戶均增收超3000元。同時,在公司自營基地實行當地農戶返租承包制,每戶農戶承包200~800畝不等,每戶每年增收數萬到數十萬元。
據統計,海納農業還通過實行“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肥料、統一機械化和統一回收”五統一模式,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種植大戶/公司進行合作訂單,每年帶動農戶約8000戶,戶均增收超4000元。此外,每年長期提供工作崗位60余個,臨時工崗位數百個,增加村民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多領域技術融合促進農業創新發展
構建現代化“新零售”體系,利用智能碾米售米機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并且實現大米從田頭到餐桌零距離;發展以研學旅行為主的農業旅游,成功打造國家3A級景區和廣東省研學旅行教育基地……
“農業+”發展模式興起,海納農業以多領域技術融合促進農業創新發展,深入挖掘“農業+文化+研學+休閑”的稻田農旅結合新產品新服務。其中,重點探索以研學旅行為主業的稻田農旅融合發展模式,將稻田變公園,將公園變課堂,打造農業產業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為中小學生認知水稻、感恩農業提供優質平臺。
通過綠色發展優質稻米全產業鏈,海納農業成功建設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園核心區廣東海納現代農業生態園占地6000余畝,其中工業建設用地約110畝,建有研學旅行基地一個、水稻稻田立體種養基地一個和集辦公、倉儲、加工/精深加工、餐飲、住宿于一體的園區一個。
“從最早的搞個體經營,到現在形成了全產業鏈,搞農業的這幾十年有苦有累,但我對農業未來發展很有信心,農業大有可為。”鐘振芳希望借助鄉村振興東風,不斷壯大“種糧王國”、繼續深化三產融合,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園越飛越高。
鐘振芳的這個夢想,也成為了下一代的追求。“我以前是‘五谷不分’,畢業后協助父親慢慢參與產業園建設,才發現生產出一粒米并不容易。”鐘振芳的兒子鐘昇呈擔任董事長助理,準備從父親手里接過接力棒,在一二三產業融合上繼續發力,打造更響亮的海納品牌。
企業家高端訪談
鐘昇呈(廣東海納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
持續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鐘昇呈學習的專業是市場營銷,目前在海納農業負責產品銷售。他認為品牌是企業的根本,海納農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但品牌意識不強,接下來將更加重視品牌的樹立和推廣。
品牌的打造基礎,在于傳承和創新。鐘昇呈表示,將推廣好大米品牌,重點做好產品深加工,包括生產稻谷殼餐具、米糠餅干等,持續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落地見效。
鐘昇呈。 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
惠州日報:海納農業多年來堅持走科技興企、科技強企的發展道路,你認為這種方式有什么優勢?
鐘昇呈:優質絲苗米的全產業鏈也是科技的全產業鏈。依靠科技創新及開展產學研結合,我們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三方共建廣東海納農業研究院,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人才技術支持。同時構建了廣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廣東省海納現代農業院士工作站、廣東省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廣東省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解決了企業發展中技術創新與技術開發問題,為實現企業技術創新的經常化和持續化創造了條件,為企業開展創新活動提供了組織保障。公司還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中山大學等高校及相關科研單位深度合作,開展GABA米、米糠、碎米等稻米相關產品的精深加工研究,力求通過發展大米精深加工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通過參與以上項目及科研平臺,為企業開展專項研究、突破專項技術瓶頸、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及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等提供有利的技術保障,為企業的科技研發投入減輕了一定的壓力,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惠州日報:農業企業要擴大規模和發展,土地問題很重要。海納農業采取什么方式盤活土地資源?有遇到什么難題嗎?怎么解決?
鐘昇呈:海納農業采用多種形式盤活土地資源,實現水稻產業化,效益最大化。一是公司整租農民的土地,進行統一盤整、規劃,聘請管理人員進行管理,由管理人員按照農時靈活聘請當地農民做臨時工。二是公司與農民或村委會簽訂水稻種植合作協議,推行“五統一”服務(種子、肥料農藥、栽培技術指導、機械化耕作、稻谷回收),實現合作雙贏。三是與蔬菜種植場簽訂菜-稻-菜輪作協議,按農時進行合作,充分利用土地。四是通過撂荒地復耕復種,參與鄉村振興,盤活土地資源。通過這些方式,既便于公司管理,又利于農民增收。
我認為在盤活土地資源過程中主要有兩個難題,一是插花地多,二是種糧效益低。插花地可以通過置換、到期流轉等方式攻克,相對好解決。種糧效益低是農民不愿意種糧的根本原因,海納農業通過全產業鏈提升糧食附加值,在別的地方補足種糧虧損。
惠州日報:舌尖上的安全不容忽視,海納農業怎樣堅持把好農產品特別是大米的質量安全關?
鐘昇呈:我們采用全產業鏈管理,更能保障產品品質安全。為了實現基地標準化生產,公司建立了優質稻繁種基地、立體種養示范基地、有機肥料生產基地、農機化示范推廣基地、生物綜合防治示范推廣基地、新品種研發基地、有機農業示范基地、農業信息化示范基地等,從種子、肥料、農藥、生防、機械耕作方面進行全程標準化監控,保證稻谷來源質量的穩定性。海納農業所連接的稻谷生產基地為環境優良的基地,產品源頭質量得到保證,通過自有基地種植、自有工廠加工,實現糧食種植、加工、倉儲、銷售的一體化發展,帶動周邊地區糧食產業規范化發展,形成便捷、高效、節約的現代糧食物流體系。
除了一體化產業鏈優勢外,我們層層把控,保障質量安全。例如我們嚴格按照標準化要求進行生產、加工、銷售:種植過程中嚴格按照綠色食品/有機產品標準進行生產,從源頭上保障食品質量安全;加入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和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標準進行控制,產品有嚴格的出廠檢驗和定期送檢,出廠產品合格率達100%。海納農業也擁有自己的實驗室,占地800多平方米,擁有全套稻米檢測設備,完成自控環節。
惠州日報: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作出了全面部署,海納農業有哪些發展規劃和目標?
鐘昇呈:今年海納農業在廣東省完成20萬畝春耕面積,比去年多了近萬畝。海納農業將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公司第一要務,繼續發展綠色優質稻米全產業鏈。
根據設想,在未來3~5年實現高質量發展優質稻米全產業鏈。包括完成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在一產方面對撂荒地堅持復耕復種、實現全程無人機械化生產;在二產方面建設特色農產品加工/精深加工中心;在三產方面完善“進城”+“下鄉”新零售體系覆蓋和創建全國中小學研學旅行基地。同時,在科技支撐方面,繼續深化產學研合作。
本組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劉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