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救助管理站助廣西走失10多年的韋先生與親人團聚

        “哥哥,你還記得我們嗎?”韋先生緊緊握住哥哥的手,激動地說。近日,在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韋先生終于找到自己失散10多年的哥哥,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團聚時刻。近年來,市救助管理站探索創建“1+3+X”流浪乞討人員主動發現救助機制,用心用情用愛為每一位受助者的團聚鋪就一條“溫暖回家路”。

        市民發現神情異常男子,救助站幫他找到家人

        日前的一個清晨,市救助管理站值班室接到熱心市民的電話,稱有一名神情異常、衣衫襤褸的男子在金山湖一帶流浪。工作人員得知這一情況后迅速趕到現場,發現一名中年男子赤裸上身,呆坐在金山湖花園附近的馬路邊,低垂著頭,目光呆滯地望著地面。

        工作人員試圖了解他的個人及家庭信息時,他卻問而不答。為了幫助該流浪人員能盡快找到家人,尋親小組立即開始了查詢工作,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得知該流浪人員的身份信息,名字叫韋某,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六圩鎮人。工作人員立即聯系該男子親屬,最終確認韋某正是他們走失十多年的親人。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我的哥哥已經在外漂泊了十幾年,我們一直苦尋無果,幸好有你們讓他平安歸家。”接到工作人員的電話,韋先生連夜驅車700多公里來到惠州,只為第一時間見到十幾年未見的親人。面對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韋先生感激不盡:“大哥患有精神障礙類疾病,以前也曾走失,但都能找回,沒想到這次一走就是十多年,差點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哥哥了。”

        2020年來救助街面流浪乞討人員1189人次

        近年來,市救助管理站大力推動解決街面流浪乞討人員“發現難、救助難”的問題,探索創建“1+3+X”流浪乞討人員主動發現救助機制,“1”即救助管理站,“3”即公安、城管、鎮(街),“X”即公益慈善組織、志愿者、熱心市民等社會力量,利用技術賦能和整合社會資源,進一步完善街面流浪乞討和臨時遇困人員的主動發現機制,及時有效地開展救助管理工作,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救助、早救治、早轉介”,切實維護流浪乞討和臨時遇困人員的合法權益。

        為提高廣大市民對流浪救助政策的知曉率,市救助管理站每年于6月19日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展示救助管理站從街面巡查、照料服務、尋親送返、落戶安置、源頭治理等方面工作亮點,體現黨和政府對流浪乞討人員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的為民情懷;通過在“粵省事”上線“流浪走失人員信息采集服務”事項,市民可以通過手機上傳流浪人員信息,充分利用政務大數據分析能力,高效開展救助扶助工作,為流浪走失人員搭起團聚的橋梁。同時,市救助管理站還在市區范圍內的公園、商業繁華區設置了10塊救助指引牌,并依托市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在36個福彩銷售場所設立“救助宣傳點”擺放救助宣傳冊,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服務,體現了全社會“攜手相助,讓救助更有溫度”的良好氛圍。據統計,2020年以來,市救助管理站通過主動發現機制,累計成功救助街面流浪乞討人員1189人次。

        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 通訊員盧志煥

      編輯:洪東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