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人民日報》《經濟日報》聚焦博羅看發展
分別報道該縣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深度融入大灣區建設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賀小山
繼央視之后,央媒再次聚焦博羅。7月11日,《人民日報》在要聞02版“走進縣城看發展”欄目,以《廣東博羅縣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美環境 強產業 惠民生》為題報道了博羅的城鄉融合發展的情況。《人民日報》客戶端、中新網等進行了轉載。《經濟日報》在要聞03版“走進縣城看發展”欄目以《廣東省博羅縣深度融入大灣區建設——堅持錯位發展建設產業集群》為題報道了博羅的產業發展。
博羅縣城發展日新月異(航拍照片)。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兩大央媒從不同視角看博羅發展
《人民日報》深入基層,通過走鄉村、看產業、察民生,以百姓的感受和視角為切入口,對博羅縣的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民生建設等三大方面進行了報道。報道聚焦了“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給示范帶各村的村容村貌、鄉村產業發展和村民生產生活帶來的變化,以細節反映博羅鄉村振興的大成效。同時,以百姓的切身感受為聚焦點,展示博羅在民生建設尤其在教育、衛生事業發展方面給群眾釋放的紅利。在產業方面,則走訪了位于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的正威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和位于博羅縣龍華鎮的廣東小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這兩個博羅新材料和電動車產業的代表企業,以點帶面,展現博羅產業的蓬勃發展。報道指出,美環境、強產業、惠民生,一個駛入城鄉融合發展快車道的博羅縣正呈現在人們面前。
《經濟日報》則側重報道博羅的產業和實體經濟發展。報道中分析了博羅的交通和區位優勢,介紹了博羅產業發展的成果。報道中提到,博羅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堅持產業強縣、項目為王,搶抓廣深莞科技產業轉化量產和優質企業轉移的機遇,堅持錯位發展,引進優質項目,打造產業集群,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項目不斷集聚博羅,涵蓋高端智能設備、生命健康、電動車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行業,持續為地方經濟發展打造新引擎。同時,把園區作為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打造定位清晰、特色鮮明、集約高效的產業大平臺。報道中還提到,博羅把鄉村振興作為產業發展的另一個突破口,重點打造“環羅浮山”“東江畫廊”“百里茶香”三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培育做強鄉村旅游、休閑農業、電子商務等“三產融合”新業態。
7月11日,《人民日報》在要聞02版“走進縣城看發展”欄目,以《廣東博羅縣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美環境 強產業 惠民生》為題報道了博羅的城鄉融合發展的情況。
7月11日,《經濟日報》在要聞03版“走進縣城看發展”欄目以《廣東省博羅縣深度融入大灣區建設——堅持錯位發展建設產業集群》為題報道了博羅的產業發展。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
據了解,近年來,博羅縣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等重大機遇,加快構建與大灣區內各大核心城市交通互聯互通、產業高度融合發展互相支撐的新格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駛入了“快車道”。
在推動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中,博羅堅持整體謀劃、差異化發展,革新發展理念,強化沿莞臨穗的區域聯系,積極承接深圳等先發地區產業、功能等轉移,按照各鎮街資源稟賦和發展功能定位劃分沿東江經濟帶、環羅浮山“三生”融合產業經濟圈和東部鄉村振興區三大區域,加快構建發展新格局。
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基地。惠報全媒體記者湯渝杭 攝
堅持產業強縣,推動實體經濟的長足進步和長期繁榮。該縣篤定產業強縣、項目為王的心志,堅定走產業集聚化、集群化發展道路,在建設產業平臺、打造特色產業集群上狠下功夫,加強與廣州、深圳、東莞的產業協同,打造產業圈。其中,產業平臺破局成勢。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列入惠州市重點建設的“3+7”工業園區;產業集群加快形成,大力發展壯大電子信息、新材料、電動車、生命健康等重點產業,全力引進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類優質項目。為了助力產業發展,該縣還積極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今年,該縣全面實施“營商環境綜合提升年”行動,開展“數字賦能”政務服務提質行動、行政審批提速提效行動等五大行動,細化落實20條舉措,打造“成本更低、辦事更快、服務更優、過程更透明”的縣域營商環境福地。目前,該縣已在全市率先成功創建“無證明城市”,并實現“大廳之外無審批”,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門、只到一窗、只跑一次。
柏塘鎮萬畝茶園。惠報全媒體記者湯渝杭 攝
另外,鄉村振興工作走在前列。環羅浮山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帶加快打造成鄉村振興廣東范例;“百里茶香”示范帶茶產業三產融合發展路徑日漸成型,“東江畫廊”示范帶全面推進、成效初顯。同時,人居環境全面提升,所有行政村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獲評“2021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