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偉忠:以重大項目為抓手 助力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原標題

      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偉忠談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以重大項目為抓手 助力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日前,惠州市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一把手訪談活動走進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偉忠表示,全局上下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重大項目為抓手,穩妥實施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推動惠州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和大灣區清潔能源中心,助力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力爭到2030年建成2家超千億產值企業

        在大亞灣石化區,石油、天然氣和化工品管網以及儲罐鱗次櫛比,蔚為壯觀。這里聚集了中海油、埃克森美孚、殼牌、恒力石化等13家世界500強企業,現有投資項目47宗,已形成2200萬噸煉油、220萬噸乙烯、250萬噸芳烴的年生產能力,煉化一體化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在惠東縣,正在建設的惠州新材料產業園一片熱火朝天,將利用大亞灣石化區化工產品原料,實現“隔墻供應”、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現已吸引中國化學、恒力石化等化工新材料產業巨頭爭相落戶。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黃偉忠表示,重大項目建設是惠州石化、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和主要保障,惠州將全力推進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建設。

        一方面,惠州將加快推進國際一流高水平化工園區建設,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力爭到2028年,我市煉油、乙烯規模分別達到2200萬噸/年、700萬噸/年;提升基礎設施、公用工程水準,建設“即接即用”的一站式公用基礎設施體系;提升“隔墻供應”水平,進一步提高化工產品就地轉化率和產品關聯度;提升園區數智化水平,打造全面互聯、智能高效的智慧園區;提升綠色安全發展水平,建設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和安全發展試點示范區。

        另一方面,惠州將著力培育高質量企業集聚發展,力爭到2030年建成2家超千億產值企業,6家超百億產值企業;同時,充分發揮龍頭、鏈主企業作用,帶動專精特新和高新技術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形成以大企業為引領、大中小企業緊密配合、央企外企民企“同臺競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群。

        此外,打造高性能先進材料產業集群也是重中之重。惠州將進一步延長石化產業鏈條,依托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重點發展填補國內市場和產品空白的化工新材料、電子化學品和金屬新材料等產業,促進石化與電子信息、汽車裝備等惠州具有優勢性的產業融合發展,引導高端化、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項目在惠州集聚發展。“我們預計,到2030年,我市將基本建成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石化和新材料產業總產值達到8200億元。石化新材料產業在產業規模、工藝技術、科技創新、安全環保、綠色低碳水平等方面的綜合實力躋身世界前列。”

      大亞灣石化區。惠州日報記者王建橋 攝

        到2030年初步建成大灣區清潔能源中心

        惠州是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門戶樞紐城市,擁有風、光、核、水、氣、生物質等多種能源發電品種,清潔能源資源稟賦良好。據統計,2022年,我市清潔能源裝機已達724.7萬千瓦,占總裝機比重超73%。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能源安全。黃偉忠表示,我市將圍繞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中心重要任務,加快推動惠州清潔能源發展。

        在壯大清潔能源供應能級上,惠州將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推動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建設和投產;發展天然氣產業,加快惠州LNG接收站和天然氣發電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惠州中洞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能源,推動中廣核海上風電二期項目建設,加快推動屋頂分布式光伏發展,并因地制宜建設集中式光伏。

        在不斷完善能源輸配體系上,惠州將推進LNG接收站外輸管道、省天然氣管網惠州-海豐支干線發展,推動實現天然氣“縣縣通”;爭取政策支持建設國際油品儲運交易中心,布點建設成品油站,服務生產生活、重點工程、社會公共服務業和救災用油;充分發揮在大灣區的電力輸配樞紐優勢,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打造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的智能電網。

        值得關注的是,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將以企業和群眾的能源需求為出發點,推行“一站式”行政審批服務,力爭實現企業和居民客戶辦理所有能源業務“一次都不跑”。目前,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正深入推進“獲得電力”改革工作,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簡化辦電流程、壓減辦電時間、降低辦電成本,提升企業和居民“用電”獲得感。

        黃偉忠表示,預計到2030年,我市能源裝機將達3000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將達91%,產業產值預測將達1800億元,初步建成大灣區清潔能源中心。

        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黨的二十大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記者從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了解到,目前,按照國家和省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市正積極構建“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機制,已成立“惠州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擬下設碳排放統計核算組,并制定領導小組工作規則。我市已制定《惠州市碳達峰實施方案》(送審稿)及能源、工業等分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初稿,初步開展了碳排放分析測算,完成了《惠州市碳達峰研究分析報告》。

        “針對惠州的稟賦特點,我們將繼續完善頂層設計,構建目標明確、分工合理、措施有力、銜接有序的碳達峰政策體系。”黃偉忠表示,惠州將在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新型產業發展,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的同時,積極穩妥推進能源綠色轉型,推動節能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行能效“領跑者”計劃,強化用能預算管理和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開展節能技改、節能診斷、節能監察,促進企業節能降碳。

        我市還將以大亞灣石化區為試點,推進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示范項目建設,構建“零碳園區”。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 通訊員沈錦東 鄧夢月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